台军史上最长的汉光演习:军火商的狂欢,民众的噩梦

_哔哩哔哩_bilibili 2025-07-20 12:58:33 来源: 原创

  午夜时分,台北闹市区枪声骤起;商场购物正酣,警铃突鸣,人群迅速涌向地下室抱头蹲伏;下班高峰的车流中,重型导弹车与私家车赫然并行……这不是电影场景,而是过去十天九夜台湾各地“汉光41号”演习的实况。

  18日,这场大规模军演落下帷幕。台军动员了2.2万后备军人,斥巨资从美方新购入的“海马斯”火箭炮、M1A2T坦克等武器装备悉数登场,创台军史上多个“之最”。

  演习打着“城镇防卫韧性”的旗号,允许军队直接进入城镇市区,导致文章开头描述的种种荒诞景象轮番出现。正是这场绿营政客眼中的热闹风光、军火商口中的生意,让台湾普通民众硬生生被裹挟进恐怖噩梦之中。

  从“提款机”到“火药桶”:军火商的狂欢“派对”

  “重型武器震撼登场”“诱敌深入一网打尽”……连日来,亲绿媒体铺天盖地的演习宣传声势浩荡,仿佛台军已然所向披靡。那么,这场被吹嘘为“地表最强”的军事秀,究竟含金量几何?

  台湾资深媒体人唐湘龙17日在一档政论节目中曝光一份台军内部文件,直指内容“触目惊心”——美方不仅未能提供演习武器的技术手册,更对后续零配件供应消极拖延,甚至连新装备的保修系统也没到位。

  “为什么钱都已经付了,还要面对这样的局面?”唐湘龙质疑,连M1A2T坦克都缺少零件补给,不知道还有多少装备存在这些问题?他直言,演习俨然成为军火商的狂欢“派对”,“因为他们知道,演习结束之后一定会接单到手软”,而台湾只需默默扮演“提款机”就好。

  再来看看被绿营名嘴标榜为“地表最强战车”的M1A2T坦克。2019年,台湾斥资405亿元新台币向美国求购该装备,五年后,首批38辆终于在2024年底运抵台湾,此次亮相演习,被绿媒视作颇为轰动的亮点。然而有报道指出,虽几经改进,但装备属出口型号,其性能被严重削弱,实战中恐难发挥应有效果。

  台湾军事专家吕礼诗更指出,美国卖给台湾的武器基本都是二线装备,台军斥巨资最后换来的却是“心酸与空虚”——性能不如人,价格却高得离谱。

  不少民众已看清这场“被掏空”的戏码。6月初一份民调显示,54%的台湾民众认为美国要求民进党当局提高军购费用、购买更多武器,目的是“想卖军火赚更多钱”。当越来越多民众认清美国把台湾当“提款机”“火药桶”的险恶用心,民进党当局的“害台”之路还能走多远?

  当战争闯入生活:普通民众身处其中的噩梦

  此次演习期间,各式迷彩军车开上街头,士兵带着“毒刺”导弹出现在台北地铁,榴弹炮直接架设在小学操场……充斥大街小巷的战争气氛,让台湾普通民众的“临战感”尤为强烈。

  演习向民众生活延伸,增加了事故发生概率。10日晚,桃园市,一辆M109A5自行火炮车行进途中疑因驾驶不熟路况、判断失准,先后撞击周边小货车及三辆轿车;11日晚,新北市,一辆爱国者导弹车疑因转弯角度误判,不慎擦撞路旁店家遮雨棚,造成现场交通受阻,卡在原地超过两小时……

  “撞”况百出之外,一些笑料也让看客忍俊不禁。

  演习期间,台湾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张竞在社交媒体分享了一张“沙包筑墙”的照片,只见一袋袋用作搭建掩体的沙包,通体雪白置于草丛边,简直不要更显眼。

  对此,张竞无奈表示:“汉光搞花样、掩体未伪装、结构不够强、欲盖又弥彰!”网友也纷纷有感:“这个是什么掩体?更像是标靶!绿色伪装都懒得搞吗?”“一种‘打我啊笨蛋’的掩体”“笑死,这样还要‘抗中保台’”。

  笑过之后,不少民众开始清醒:对军火商来说,战争或许只是门生意;但对台湾而言,却是关乎存亡的选择。

  此次演习的另一关注点,在于首度联合台湾规模最大的本地超市“全联福利中心”,在北、中、南部指定门市举办防空疏散避难模拟演练。正在逛超市的民众听到防空警报后,需要依照卖场人员引导避难。卖场员工则要演练习紧急应变,包括安抚顾客、简易包扎等。

  台媒释出的照片中,只见民众在货架旁抱头蹲伏,荒诞意味十足,不安的气氛呼之欲出。

  有媒体指出,民进党当局近来频频提及“城镇战”,其潜台词无非是美方和台当局都默认,如若开战,主战场只能设定在台湾本岛,从而要求百工百业人人都得拿起武器作战。随着这次演习落幕,台湾社会不妨深思,是否真的做好了遍地焦土的战争准备?或者说,当和平还有机会时,真有必要在政客催眠下,梦游般地走向“城镇战”吗?

  “台湾的战略空间与战略纵深有限,在台湾岛内进行城镇作战,如何达到‘韧性’的目的,又有多少胜算?”台湾学者王崑义撰文推测,除了帮美国消耗武器外,实质防卫安全的效用恐怕不高。

  这场旨在增强“韧性”的演习,终在民众眼中现出原形——不过是民进党当局裹挟民生为“台独”殉葬的预演。

  只是,台湾民众不会认同也不会接受“生活就是作战、作战就是生活”。梅花新闻网评论文章指出,赖清德当局的“台独”军演,不是“爱台湾”而是“碍台湾”,更是“害台湾”。

  作者:诸皓

  编辑:代硕

  审校:魏园

  责编:宋方灿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2013nian11yue12ri,dangdeshibajiesanzhongquanhuigongbaogongbu。gongbaozhichu,zhongyangjiangsheliguojiaanquanweiyuanhui,wanshanguojiaanquantizhiheguojiaanquanzhanlve,quebaoguojiaanquan。2(2)01(1)3(3)年(nian)1(1)1(1)月(yue)1(1)2(2)日(ri),(,)党(dang)的(de)十(shi)八(ba)届(jie)三(san)中(zhong)全(quan)会(hui)公(gong)报(bao)公(gong)布(bu)。(。)公(gong)报(bao)指(zhi)出(chu),(,)中(zhong)央(yang)将(jiang)设(she)立(li)国(guo)家(jia)安(an)全(quan)委(wei)员(yuan)会(hui),(,)完(wan)善(shan)国(guo)家(jia)安(an)全(quan)体(ti)制(zhi)和(he)国(guo)家(jia)安(an)全(quan)战(zhan)略(lve),(,)确(que)保(bao)国(guo)家(jia)安(an)全(quan)。(。)

五千以内有自行车可以骑行上万里吗?

  中美高层互动的增加,当然有助于两国关系止跌企稳。但需要先对此轮互动的性质进行界定,确定当前两国关系是否发生了基础性的变化。应该说,近一个多月来两国的密集交往,首先是针对年初以来长时间不正常状态的纠偏,是基于各自国内外环境而作出的合理选择。从目前看,其主要成果在于对话渠道的逐步恢复,尚未就两国关系的相处原则或功能性议题取得突破性共识。因此,针对双方此轮互动的预期应首先停留在为两国关系止损降温的层面上,不宜注入过多积极预期。更需保持清醒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间存在的重大矛盾分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化解。换句话说,增加高层交往只是起点,而非终局。

推荐内容

精彩推荐

产品推荐

民间高手图鉴
¥
368.00
4.6分
温州4起坠树警情 2人心跳停止
¥
358.00
4.9分
平均月薪2万?东莞一社区回应干部薪酬表引关注:算中等水平
¥
3588.00
4.6分
陈斌华已任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
5280.00起
4.5分
5 月财新中国制造业 PMI 录得 50.9 ,时隔两个月重回扩张区间,如何解读?
¥
3399.00
4.7分
明星餐饮靠什么长久走下去
¥
578.00起
4.8分

最新评论

新程序